板倉滉的青春迷航》遲到、早退、吃薯條,然後練球

每個人都會經歷屬於自己的“黑暗時期”。對板倉滉選手來說,最痛苦的時期就是他的中學時代。他坦言那是一段「悲慘」的時期。那麼他是如何克服青春期的掙扎呢?

本篇翻譯自板倉滉於《週刊Play News》的專欄「「やるよ、俺は!」第17回 人生で最もひどかった中学時代」(2024.5,撰稿 高橋史門)

教練,我想退隊!

我一向信奉積極向前的態度,但在中學時期,有一段時間我感到無論怎麼努力,都無法改變現狀。今天我想回顧這段「黑歷史」,並談談我是如何走出低谷的。

讓我陷入谷底的原因之一是我的發育期稍晚。小學六年級之前,我的身高算高,也一直在抽高。然而,我的肌肉力量不強,體能方面比不上在川崎前鋒的其他小朋友。

板倉滉於川崎前鋒U15時所登錄的資料

進入中學後,劣勢變得更明顯,隊友們迅速長高,從青年隊加入的選手也都是身體強壯型的。他們接二連三地進入主力陣容。

讓我明顯感到衝擊的是拍集體照時。從原本站在後排的我,變成了蹲在最前排的位置。突然間,我感覺自己變得很渺小。

訓練中,大家不僅個頭大,球技也更強、速度更快,我真覺得自己被甩在了後面。上場機會逐漸減少,更多時候是坐在板凳上。更糟糕的是,比我年輕的選手加入後,迅速超越我,在比賽中表現出色。而我只能沉默地看著這一切發生。

「算了,就這樣一直坐板凳吧。」我開始無心踢球,整個人心不在焉,訓練也開始故意遲到。

「不好意思,今天學校委員會活動耽擱了。」或者「抱歉,今天學校的社團活動實在脫不開身。」最誇張的時候,甚至編藉口說「頭痛,所以我先走了」,然後早退。

在川崎前鋒,訓練結束後我們都會領取營養均衡的便當帶回家。然而,那段時間的我,甚至把幾乎沒動過的便當直接丟進垃圾桶。那時的我對所有事物都感到厭煩。

每週五天,練完球後吃便當,再回家。通常到家時已經過了晚上九點。由於對足球失去了熱情,身心的壓力越來越大。

那時,我更喜歡和朋友們在麥當勞享受150日圓的大薯加可樂,或是在購物中心的停車場玩耍,這些都比踢足球輕鬆多了。我的課業也一團糟,成績自然不如意。整個人處於混亂狀態。

在這種狀態下,我終於在一次訓練後,獨自去找大場(健史)教練,告訴他:「對不起,我想退出川崎前鋒。」

教練問我:「你真的想清楚了嗎?有和家人商量過嗎?」

其實,我根本沒有和家人討論過,這是我自己做的決定。得知這一點後,教練只是簡單地回了一句:「再好好想想吧。」就拒絕了我。

走出辦公室時,隊友們都在等我,接著他們不停地問:「你和教練聊了什麼?」我撒謊說:「沒什麼,只是聊了聊足球。」然後就回家了。

如果那天大場教練輕易同意我退出,或者我真的帶著父母一起去辭退,我今天可能不會站在這裡。但最終,我還是繼續留在川崎前鋒,雖然我對訓練的態度怠慢,遲到早退成了常態,但我從來沒有真正休息過一次。也許內心深處,我依然無法徹底放棄足球。

板倉滉

從黑暗中走出來的契機

回想起中學時期,那段黑暗的時光依然讓我感到冷汗直流。然而,曙光終於在中學三年級的夏天出現。

球隊召集了我和父母進行面談,當時他們告訴我,我將晉升到U18青年隊。當時我幾乎沒上場比賽,所以很驚訝,但我想川崎前鋒應該是看中了我小學時期的表現和潛力吧。

就在那段時間,我的身高開始迅速增長,到了高中時期,我的身高已經長到了現在的187公分。

如果現在的我能遇見中學時期的自己,我會直言不諱的告訴他:「你呀,要更加用心,吃好睡好。」

確實,那是一段艱難的時期。不只我,當時的川崎前鋒青年隊也處於停滯期,不如我們小學高年級時出國比賽時那樣充滿活力。

但真的不要半途而廢。即使前途未卜,還是得堅持並全力以赴。持續努力,一定會迎來陽光普照的日子。

放棄雖然容易,但伴隨而來的是巨大的遺憾。即便再艱難,也要一點一滴地向前邁進。我想大聲告訴大家這個道理。

(全文完)


看完心情很複雜,天縱英才就是這個意思嗎?人類沈迷於麥當勞大薯,應該是40歲也會發生的事情啊?!

延伸閱讀

相關文章